后入内射无码人妻一区_国产成人综合久久免费导航_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劲_影音先锋每日最新AV资源网_free性欧美hd另类

航空教育網(wǎng)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航空教育 > 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

重慶180億元砸向江北機場 爭鋒“第四樞紐”

hkxyedu 2012-10-25 12:27:06航空公司
  10月17日,重慶機場集團總經(jīng)理趙江平率領一眾高管奔赴成都,向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qū)管理局(簡稱“民航西南管理局”)匯報今年以來的工作。但此行還有一項重

  10月17日,重慶機場集團總經(jīng)理趙江平率領一眾高管奔赴成都,向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qū)管理局(簡稱“民航西南管理局”)匯報今年以來的工作。但此行還有一項重要目的,請求管理局在機場建設項目上給予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和幫助。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以下簡稱“重慶機場”)正在推進一項總投資超過280億元的擴建工程—新建第三條跑道,一個航站樓以及一處轉(zhuǎn)運中心。重慶機場集團針對此工程推出了一個總額達180億元的融資計劃。


  重慶市的目標很明確:通過系列擴容,重慶機場將擁有4條跑道,年旅客吞吐能力超過7000萬人次,晉身全球知名國際機場、中國內(nèi)陸最大的復合型樞紐機場。


不間斷的擴容


  重慶機場此次擴建工程,早在2011年12月23日奠基。據(jù)規(guī)劃,新建的機場第三跑道設計長度3800米,東航站樓設計規(guī)模45萬平方米。


  該工程以2020年為目標年,建成后,重慶機場可以滿足世界上最大飛機空中客車A380的起降、飛行區(qū)等級達到世界先進的4F級水平,其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4500萬人次、貨郵吞吐能力110萬噸,實際能滿足5000萬-60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相當于再造一個重慶機場。


  這是重慶機場第四期擴建工程。此前,1990年通航的重慶機場,已歷經(jīng)1997年、2001年、2008年三次較大規(guī)模擴建。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曾表示,重慶機場走的是一條不間斷擴容之路,當該市的規(guī)劃旅客流量達到某一個飽和量時,其相配套的機場建設就相應啟動。


  近年來,重慶GDP一直保持高位增長,給民航事業(yè)亦帶來了突飛猛進的巨變,重慶機場旅客吞吐量以平均每年200多萬人次的速度不斷攀升。2011年,該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900萬人次,相當于十年前的7倍、五年前的3.2倍,其排位躍居全國第9位、世界第80位。2012年預計旅客吞吐量將達2200萬人次。


  黃奇帆表示,今后還將擇機啟動重慶機場第四跑道建設,最終建成內(nèi)陸最大的復合型機場,躋身中國四大航空樞紐行列。


  按照規(guī)劃,到2030年,重慶機場實現(xiàn)復合型樞紐建設目標,擁有四條跑道、航站樓總面積90萬平方米,旅客吞吐量達到64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20萬噸;至2040年,終端旅客吞吐量達到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0萬噸,成為亞洲領先、世界一流的商業(yè)門戶樞紐。


  重慶機場集團總經(jīng)理趙江平稱,重慶市對重慶機場作出宏大的規(guī)劃,其思維依據(jù)是,在地圖上畫三條線,拉薩—上海、新疆—東部城市群、云南—東北地區(qū),重慶都在這三條線的中點,且空中繞飛距離最短。


  如果再在地圖上以重慶為中心畫三個圈,1小時航程圈覆蓋長沙、武漢、西安、貴州、昆明、成都等城市,包括20-30個支線機場,是中國發(fā)展支線的最佳輻射地;2小時航程圈則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海南;5小時航程圈則覆蓋印度、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并且基本不需要越洋飛行就可以覆蓋全球1/3的人口。


  “重慶機場期望未來能形成從中東迪拜、歐洲經(jīng)重慶轉(zhuǎn)到北美、澳洲等區(qū)域的‘新洲際黃金通道’。”趙江平說,從而構建與世界主要經(jīng)濟板塊及重點地區(qū)的快速連接通道,形成覆蓋全球、連通世界的國際客、貨航線網(wǎng)絡。


  來自重慶機場的消息稱,該機場目前擁有國際(地區(qū))客運航線15條,國際(地區(qū))貨運航線11條。2011年其入駐的航空貨運公司、新增的國際(地區(qū))貨運航線、國際(地區(qū))貨運航班班次、國際(地區(qū))貨運吞吐量增幅4項指標均列中西部第一。


500億巨資造夢


  重慶機場這項擴容工程,其超過280億元的建設資金來自重慶市、民航局和企業(yè)自籌,項目出資比例為2:2:6。重慶機場集團為此專門推出了一項高達180億元的融資計劃。


  該融資計劃正在等待國家發(fā)改委的批復。眾多銀行已紛紛主動接洽重慶機場集團,并提出自己詳細的金融服務方案,這些銀行包括了“四巨頭”—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


  消息人士稱,本項融資可能是由接洽的其中一家或多家銀行來牽頭的銀團貸款。目前各大銀行爭奪的焦點,在于爭當這次銀團貸款的發(fā)起人。


  針對重慶機場提出在擴容項目上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的請求,民航西南管理局亦作出回應。該局局長周毅洲10月17日表示“將積極向上級報告”。


  事實上,2010年3月,國家民航局和重慶市舉行高層會晤時,就明確提出將重慶機場打造成中國重要的大型復合樞紐機場。當年5月,國家民航局與重慶市政府聯(lián)合召開促進民航建設發(fā)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給予重慶機場七大方面36條“真金白銀”的政策措施。


  重慶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正在打造內(nèi)陸開放型城市,近年來發(fā)展迅速已成為中西部經(jīng)濟建設的戰(zhàn)略高地。該市市長黃奇帆表示,未來幾年,是重慶大城市、大功能、大產(chǎn)業(yè)、大開放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國家中心城市建設、“3萬億”工業(yè)板塊的打造,以及內(nèi)陸開放高地、西部金融中心、商務中心地位的凸顯,將對航空客貨運集散能力提出巨大挑戰(zhàn),迫切需要加快機場硬件設施建設。


  重慶市政府已將建設內(nèi)陸最大復合樞紐機場,列為當?shù)亟?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平臺和助推器。


  圍繞這一目標,重慶機場已經(jīng)啟動了三大戰(zhàn)略:開辟國際(地區(qū))航線、增強全國干線輻射能力及區(qū)域支線航線網(wǎng)絡布局。


  而重慶機場的新航站區(qū)及第三跑道工程動工,被當?shù)卣J為是標志著復合型樞紐機場建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至此,重慶打造我國第四大航空樞紐拉開序幕”。


  據(jù)重慶本土媒體披露的消息,該市為打造中國第四大航空樞紐計劃斥資500億元,除了重慶機場這次280億的擴容工程,還包括軍用白市驛機場的搬遷、構建立體換乘路網(wǎng)、完善客貨航線網(wǎng)絡等舉措。


  2012年10月11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ichuan Airlines Co., Ltd.,簡稱“川航”)與重慶機場集團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聯(lián)手打造全國大型復合型航空樞紐。此前,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南航”)、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Haina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海航”)等航空公司與重慶市政府簽署了同樣的合作協(xié)議。此外,重慶這一宏大的航空樞紐計劃還催生了兩家本土航空公司——重慶航空有限責任公司(Chongqing Airlines,簡稱“重慶航空”)和西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West Air Co., Ltd.,簡稱“西部航空”)。


爭鋒“第四樞紐”


  目前,在全國各大城市的機場中,正式被國家民航局確認為國家級航空樞紐的機場無一例外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qū),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機場,中西部地區(qū)尚未有一個機場躋身國家級航空樞紐之列。


  民航局2011年4月出臺的《中國民用航空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提出,將在中西部城市設一個地位與北、上、廣機場相同的國家級樞紐機場。這點燃了眾多中西部城市沖刺“第四航空樞紐”的夢想。


  角逐的背后是這塊招牌的“含金量”。作為國內(nèi)等級最高的航空樞紐,“國家級航空樞紐”是指復合型航空樞紐,即擁有國際航線、地區(qū)輻射能力及國內(nèi)航線網(wǎng)絡布局。一座機場一旦成為國家級樞紐機場,其規(guī)劃與建設將會上升到國家級戰(zhàn)略層面,并得到國家資金、政策等方面的重點扶持,機場所處城市的區(qū)位優(yōu)勢也將因此得到提升。


  重慶欲摘“第四樞紐”桂冠,將遭遇來自成都、昆明、西安、長沙、武漢等城市的競爭。這些城市的機場近年來在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進方面動作頻頻。


  與重慶機場相距不到300公里的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也拋出了宏大規(guī)劃,目標直指“國內(nèi)第四大國際航空客貨運樞紐”。成都的規(guī)劃是將在該市金堂建設第二機場,按照最大滿足年客運量8000萬人次設計,預留5條以上跑道,將開通10條以上國際直達航線。新機場將會與雙流機場采取“一主一輔”的方式運作,5條跑道根據(jù)客流量逐步建設。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今年6月已轉(zhuǎn)場通航。該新機場定位為西南門戶樞紐機場,致力于構建我國面向東南亞、南亞,輻射印度洋區(qū)域,連通中東、非洲和歐亞的空中經(jīng)濟走廊。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今年3月也通過驗收,開啟了雙跑道運行時代,同時擁有3座航站樓,可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5000萬人次的需求,飛行等級和保障能力號稱“比肩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武漢、長沙也分別提出把各自機場打造成“內(nèi)陸門戶機場”和國際航空樞紐。


  2011年成都機場實現(xiàn)旅客吞吐量2900萬人次,位居中西部各大機場之首,因此奪取“第四樞紐”之心更切。


  今年2月2日,四川當?shù)孛襟w甚至相繼刊文慶祝“成都雙流機場晉升國家級航空樞紐”。其由頭是國家民航局在2011年底工作報告中提出“國航、東航、南航等大型航空公司和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大型機場積極實施戰(zhàn)略轉(zhuǎn)型,加快構建航空樞紐和完善航線網(wǎng)絡”。當?shù)孛襟w據(jù)此指出,這是民航局首次將成都機場同北京、上海、廣州三大機場并列為同類型的機場,進而視此為成都機場“升級”的重要標志。


  但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民航局文件將成都機場與北京、上海、廣州機場并列,只能說明成都機場在爭取“國家級航空樞紐”過程中搶得了主動權,是理論上的“第四樞紐”首選,并不意味著真正升級。


  “目前我們確實要落后于雙流機場,”重慶機場有關負責人坦言,“但我們有自身的優(yōu)勢和潛力,比如重慶的直轄市效應、兩江新區(qū)以及保稅港區(qū)的優(yōu)惠政策,將吸引更多的客商和企業(yè)投資落戶重慶,從而帶來航空客貨運量的劇增,讓重慶在樞紐爭奪戰(zhàn)中有了信心。”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