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應具備的十種意識之三:學習和準備意識
學習意識是我們對于學習的一種潛在看法。當我們看到一種新的事物時,有良好的學習意識(及學習意識強)的人便會去探究為為什么。蘋果砸到牛頓的頭上,于是乎,有良好學習意識的牛頓便從中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在此之前,相同的情況一定發(fā)生過很多遍了。前不久某航發(fā)生了一起緊急下降事件,原因為一發(fā)引氣故障。一發(fā)引氣故障在正確的處理下是不足以造成緊急下降的,但如果此時開著大翼防冰,各區(qū)域空調全部開啟,那么緊靠單發(fā)引氣肯定是不夠用的。時間稍久好的發(fā)動機引氣活門就會因為過熱自動關閉,造成飛機緊急下降。如果機組精通引氣使用原理,此次事件就可以完全避免。所以每個職業(yè)飛行員來說必須有飛行一生,一生學習的意識。飛行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可能一成不變,天氣不可能永遠CAVOK,飛機不可能永遠不出現故障。在遇到特殊事件和緊急情況時,如果沒有充分的理論知識準備,在空中那短暫的時間里就不可能找到正確的應對方法。職業(yè)飛行員不僅要熟知各項操縱規(guī)定,更要探知為什么,只有知其所以然才會臨危不驚,正確處置。另外如氣象、雷達使用、飛行程序、性能、駕駛艙資源管理等也都需要不間斷的學習。
學習意識是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是李商隱的“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是朱熹問渠哪得清如許的活水源頭、是板橋先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圓中綠竹。
除了學習以外,飛行員的準備意識也必不可缺。晚唐詩人杜荀鶴的詩《涇溪》中寫到“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履人。卻是平流天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在特殊機場,在新開航線,因為精心的準備不會出現問題,出現問題的往往是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的時候,因為這種情況會放松準備意識。充分考慮風險的準備會讓飛行員擁有正確的心態(tài),起飛想著中斷,巡航想著備降,落地想著復飛。老教員用一生的飛行經驗告訴我們隨時都應有準備意識。
職業(yè)飛行員應該有做一個長期的樂觀主義者和短期的現實主義者的精神,必須了解自己的懂和非懂,了解你的飛機在每種狀態(tài)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明白你將要去的目的地有何特點,要注意什么,關鍵階段應該盯緊哪個儀表的什么參數,應該如何分配注意力,不能正常去哪備降,等待的節(jié)點時間為多少,復飛時的高度是多少,復飛時需要如何分工等等。唯有不斷的學習,充分的準備才能避免“出一身冷汗”的慌亂,才能保證任何情況下的有條不紊和長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