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域利用情況:民航32% VS 軍航23.51%
記者從中國國家空域技術重點實驗室了解到,中國目前實際可用空域面積為998.50萬平方公里。其中,民航日常使用空域面積319.53萬平方公里,占32%;軍航日常使用空域234.72萬平方公里,占23.51%。
此外,臨時航線占用面積約為54.97萬平方公里,占5.51%。還有部分空域未被有效利用,主要集中在我國西部人煙稀少地區(qū)。
中國國家空域技術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報告表明,在沈陽—北京—西安—成都—昆明以東地區(qū),軍民航日常實際可用空域面積為397.87萬平方公里,航路航線占用面積為169.11萬平方公里,占42.50%;軍航使用空域面積為169.94萬平方公里,占42.70%。另外,臨時航線占用面積為36.50萬平方公里,占9.17%。
中國國家空域技術重點實驗室負責人談及空管體制時表示,確立體制必須綜合考慮國體、國家安全戰(zhàn)略、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以及軍民航現(xiàn)狀等因素。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圍繞“安全、效益、環(huán)境”和“軍民航同步一體發(fā)展”兩大主題,探索建立符合本國國情的空管體制。
這位負責人介紹,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guī)則》的規(guī)定,中國現(xiàn)階段空管體制的基本模式為,在國家空管委領導下,空軍統(tǒng)一組織實施全國的飛行管制,軍民航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務。
這位負責人說,空軍大力支持民航發(fā)展,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對93個機場進行了遷建調(diào)整或軍民合用,促進了軍民融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