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航自動退出京漢航線 三大航在漢競爭激烈
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9日發(fā)布通告稱,撤銷國內(nèi)運營的8條航線,其中有一條為深航武漢到北京航線。意味深長的是,深航雖退出該航線,但其母公司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簡稱“國航”)卻增加了武漢北京1個航班。
記者了解到,在高鐵相逼的時代,各大航空公司開始整合內(nèi)部資源,重新劃分子公司和母公司的航線分工,以確保航線優(yōu)勢。
深航為何自行退出?
通告中稱,深航退出武漢北京航線模式為“自取”。據(jù)了解,航空公司決定不在已經(jīng)核準或已經(jīng)登記的航線上安排航班經(jīng)營時,可以向民航局或相關(guān)民航地區(qū)管理局辦理注銷,此模式即為“自取”。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簡稱“首都機場”)十分繁忙,小航空公司一般難以開通進京航線,如目前京漢航線只有國航、南航、東航、海航四大航空公司在執(zhí)飛。好不容易才開通了,深航為何選擇自己退出?
國航湖北分公司相關(guān)人士表示,實際上,國航在湖北成立分公司后,就與深航武漢營業(yè)部在開拓市場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分工。作為國航子公司的深航,主要負責對優(yōu)勢航線的鞏固,如確保該公司武漢到深圳航線的優(yōu)勢。
該人士介紹,在京漢航線上,深航1個航班加國航6個航班,顯然不如國航7個航班有競爭力。據(jù)介紹,今年武漢到北京高鐵將開通,從京滬高鐵開通后的情況來看,國航開通京漢快線,增加航班密度,無疑是唯一選擇。
二線航線爭奪激烈
在武漢,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在主要航線上競爭激烈,并各占優(yōu)勢:如北京航線,每天17個航班里,國航占有7個;上海航線,每天11個航班里,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占5個;廣州航線,每天9個航班里,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南航”)占5個。
記者注意到,三大航空公司的子公司基本都淡出這些航線,在二線航線上展開競爭。如南航子公司廈門航空有限公司(Xiamen Airlines Ltd.,簡稱“廈航”),在武漢主要負責開拓福建和北方市場,不但開通福州、廈門等航線,還開通了銀川、濟南等航線。國航子公司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dong Airlines Co., Ltd.,簡稱“山航”)也開通了廈門航線和銀川航線。
武漢民航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武漢的熱門航線主要為武漢至京滬穗深,而這幾個方向都即將有高鐵相連,航空公司必須在這幾條熱門航線集中主要力量。子公司退出,母公司增加航班,可以增加優(yōu)勢,子公司則可以開拓其他二三線航線。這樣,整個航空公司才能利益最大化。
?。ā冻於际袌蟆罚?/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