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補漲” 航空市場受壓
26日零時起,多家航空公司再次上調了國內航線的燃油附加費,這已經(jīng)是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年內的第三次上調,而與前兩次不同的是,此次燃油附加費上調之前,國家發(fā)改委并未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
近日,國際油價震蕩不斷,曾一度擊穿100美元關口,國內成品油價格一直“按兵不動”,而燃油附加費卻率先上漲,這著實讓市場有些驚訝。不過,業(yè)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國內調價機制滯后且調整幅度不足,才會帶來“補漲”需求。
不過,這對航空公司來說并非完全利好,燃油附加費在對沖油價上漲壓力的同時,卻打擊了市場需求,在航空業(yè)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對航空公司無疑是一把“雙刃劍”。
燃油附加費升至歷史次高油價上行壓力不減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簡稱“國航”)、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南航”)、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ichuan Airlines Co., Ltd.,簡稱“川航”)等多家航空公司通知稱,此次調整后的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為800公里(含)以下航線,燃油附加由原來的60元調整為80元;800公里以上航線,燃油附加費由原來的110元調整為140元,接近歷史最高水平。2008年7月1日至12月24日之間,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以800公里航線分野,一度分別高達80元和150元,僅比目前800公里以上航線征收水平多10元。
多家公司均對外宣稱,此次上調燃油附加費均依據(jù)發(fā)改委文件精神,目的在于對沖目前航空燃油綜合采購成本的上升。然而,國際油價近兩周以來走勢震蕩不已,5月23日時曾走出一輪暴跌,紐約商品交易所7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擊穿100美元關口,跌幅深達2.40%。在國內油價“按兵不動”時,燃油附加費在此時上調,多少有些令人驚訝。
對此,業(yè)內人士認為,燃油附加費的上升只能解釋為一輪“補漲”。中信建投的一位行業(yè)分析師認為,“按照調價機制是一個季度做一次反映,但這期間積累的油價漲幅已經(jīng)不低,中航油的壓力不小。”
根據(jù)國航公布的4月份運行數(shù)據(jù)表明,航油價格的上漲確實十分明顯。4月份國航航油采購均價為7252元/噸,同比上升33%。其中,國外航油采購均價為人民幣7219元/噸,與國際油價接軌的六大機場出境航班采購均價為7451元/噸,同比更是分別提高了42%和40%。
“國際油價很快就會觸底反彈,而國內歷次調價的成本壓力還沒有消化?!睆B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公開表示。26日,國際油價就雙雙創(chuàng)下5月10日以來新高。昨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西得克薩斯輕油7月期貨結算價雖略有下挫,但依然維持在了每桶100.23美元的價格;而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7月期貨結算價依然保持升勢,收報115.05美元。
航空市場增長不振再漲附加費將打壓需求
而在業(yè)內看來,成本壓力僅僅是航空企業(yè)面臨的一個問題,航空市場增速的放緩最令人擔憂。
國航4月的運營數(shù)據(jù)顯示,國際旅客周轉量及運輸量出現(xiàn)下降。而南航一季度業(yè)務增速也出現(xiàn)了大幅度放緩。3月南航客運周轉量同比僅增長4.2%,大幅度低于2010年的19.7%增速。一季度客運需求增速8.3%,其中國內客運增速僅5.7%,回落速度較大。
“一季度增速下滑幅度有點超出預期?!庇蟹治鰩煴硎荆斑@取決于航空業(yè)需求的放緩,二季度公司需求面臨增速拐點,通脹預期回落以及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上升是核心推動因素?!?/P>
而在此時提升燃油附加費不能不說是一把“雙刃劍”。國際航空運輸協(xié)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航空公司提升票價和燃油附加費的行為對客運量形成了打壓,助長了日本地震和非洲動亂所帶來的影響。
數(shù)據(jù)顯示,頭等艙和商務艙(以下簡稱“兩艙”)客運量在3月份急劇下跌,客運量增幅由2月的7.8%下降至2.9%,預計第二季度兩艙客運量增幅可能繼續(xù)下降,而經(jīng)濟艙客運量增幅下降的速度更是遠遠超過兩艙,航空公司通過提高票價和燃油附加費收回新增加成本,但這對于旅客需求的打壓正日益顯現(xiàn)。
近日國內四大航空公司股價接連下跌,在燃油附加費消息發(fā)出之后依然連續(xù)兩天收陰。昨日,中國國航下跌1.16%,海南航空下跌幅度更是達到1.66%,連續(xù)兩日領跌,南方航空與東方航空分別下跌0.53%和0.38%。